学校新闻


【绍兴日报】85项专利让城市更有“弹性”!

2024/03/14   来源:绍兴日报

在城市快速路上高速行驶,最担心突然遇到大面积积水。绍兴越东快速路,经受住了这段时间阴雨天的考验,让车主少了这样的后顾之忧。其中,绍兴职业技术学院的新型透水技术功不可没。当前,越城区正在全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通过研发运用先进技术,不断增强“城市海绵”的吸附力,越城区已经取得不少成果。

固废渣土变身透水“海绵石”

昨天,在绍兴职业技术学院的海绵城市展厅里,记者看到海绵城市建设的样板沙盘内,置放着各种各样的新型建筑材料,包括刚刚完成中试实验的新型透水砂浆以及已经有实际应用的海绵石、透水混凝土、透水沥青、透水砂浆和透水砖等。

“这些都是近几年针对海绵城市建设研发的新品。”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浙江省通用砂浆研究院院长汤薇告诉记者,院方正在整合多方资源与力量,包括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苏交科等专家技术团队,构建起海绵城市专家智库,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解决方案。

汤薇说,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大量使用透水性材料、绿色植被等,其中不少材料来源于建筑废弃物、园林废弃物等固废资源。之前,研究院曾采用低碳免烧结固化技术对绍兴轨道交通开挖产生的固废渣土进行处理,制成可用于透水铺装的海绵石,这些固废得以变废为宝。3年的试点验证,运用这种材料铺装的透水路面具备良好的强度耐久性,可以实现雨水的自然渗透,在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等方面保持良好的“弹性”和“韧性”,达到“海绵体”效果。

专利技术向全国各地推广

这样的技术,在绍兴职业技术学院还有很多。

绍兴是全国海绵城市首批试点城市。从2017年开始,越城区就积极践行海绵城市建设工作,2021年3月起开始实施《越城区海绵城市实施方案规划》,规划选取府山公园、迪荡湖周边、洋泾湖、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四个点位,作为越城区前期建设示范区,总计示范区域面积12.49平方公里。

作为越城区建设海绵城市的示范区之一,绍兴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扮演好海绵城市的“技术支撑”角色,先后成立“浙江省通用砂浆研究院”和“绍兴市海绵城市建设产学研中心”,建设“双碳”建设工程材料研究基地等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其中浙江省通用砂浆研究院于2017年由浙江省商务厅审批,由绍兴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益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主要服务于省内外砂浆混凝土企业,致力于行业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

截至2023年底,研究院已获得海绵城市技术以及低碳建材领域专利85项,为推广海绵城市建设充实了技术储备。目前,这些研究成果已经在绍兴马拉松公园、越东快速路、迪荡湖等区域实现成果转化应用。“基于智慧海绵城市建设应用技术的透水混凝土”甚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相关专利和成果已在上海、昆山、郑州、德清等多地转化利用。

加速成果转化助力排水解涝

当前,越城的海绵城市建设,正从“局部”向“全域”迈进。2023年,全区累计完成新建成海绵城市面积达4.14平方公里,2024年计划新建成海绵城市面积4平方公里以上,海绵城市示范性工程4个。截至目前,越城区已累计申报海绵城市示范性工程6项,累计达标完成海绵城市建设面积16.58平方公里。预计到2030年,全区的海绵城市建成区面积将达到80%以上。

“海绵城市,要求我们的城市要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汤薇说,绍兴的下雨天比较多,接下来还要经受梅雨季、台风季,海绵城市的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不遗余力拿出更多的研究成果,尽早实现产业化,在助力越城海绵城市建设基础上,向更多的城市推广。”

网址链接:http://epaper.shaoxing.com.cn/sxrb/pad/content/202403/13/content_517072.html

(原载2024年3月13日绍兴日报)